《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一本關於如何真正活著、如何面對死亡、如何穿越中陰(Bardo)狀態的指引書。融合藏傳佛教的智慧、冥想實修與現代死亡照護的觀點,強調死亡不是終結,而是意識轉化的過程。
我們經常追逐目標與成就,卻忘了真正的回家之路才是回到內心的清明與寧靜,一場向內的返航。
“Perhaps the deepest reason why we are afraid of death is because we do not know who we are.”
我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最深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
“Spiritual practice is not a way of escaping life, but a way of embracing it fully.”
修行別躲進山裡,修行其實是學會在日常中保持清醒。
『真正的修行』,不逃避死亡,穿越對死亡的恐懼,進而開始活得真實。
在生活中,你的 「內在覺知」、「慈悲」、「正念」是重要的練習方向,能幫助我們在任何情況中找到穩定。
“To die is extremely simple. You breathe out, and you don’t breathe in.”
死亡極為簡單,只是吐出一口氣,卻再也吸不回來。
這句話是作者給我們的深刻而溫柔的提醒;我們所有的忙碌與執著,終將歸於一息之間。死亡不是遠方的事,它一直在教我們活。而在面對死亡時,所有的角色都會剝落。你不是誰的誰,你只是一個正在醒來的意識。
In the face of death, all our roles fall away. Death is not far away; it keeps teaching us how to live.
因為終將離開,所以現在才這麼珍貴。珍惜當下。
“Only by eliminating our grasping and attachment can we find true freedom.”
唯有放下執著與抓取,我們才能發現真正的自由。
執念是痛苦的根源。練習放下,是你能感到輕盈的開始,找到自由。
放下不是失去,試著學會不依賴、不依附。那些你不再抓緊的,才會真正留下來。
Letting go is not losing, it’s unlearning dependence.
人生的目的,是認出我們真正的本性。學會活著。每一次清醒,都是對生命的敬禮。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recognize our true nature. We are not waiting to die, we are learning to live.
真正的修行,是與無常交朋友,回到內心最清明的所在。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裡,在每個當下的念頭裡。靜不下來的心,走到哪裡都困擾。
The deepest practice is to befriend impermanence.
Real practice is not in the mountains, but in each moment of mind.
越接受變化,越接近自由。
死亡其實教我們:真正重要的,其實不多。
比如,愛過誰,原諒過什麼,比你賺了多少物質都重要。
Death teaches us how little truly matters.
每個夢醒時刻,都是一種微型的死亡。那些你不願醒來的時候,也是一種執著。而真正的自由,是看見痛苦也不想逃。
Each time we wake from a dream, we taste a little death.
True freedom is to see pain and not run away.
不壓抑、不逃避,只是輕輕地在。
Just be aware of the moment of a change.
{ 跟著英文老師閱讀《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全文完 }
延伸好文閱讀推薦:
《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人和自然與宇宙的聯結
精神智慧糧食:教宗方濟各的智慧語錄
不定時斷除電子產品:你需要的數位健康
輕鬆走走就能變好:安靜內在,促進自我效能和學習靈活度
亦歡迎同業或異業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EET 歡迎你的造訪,歡迎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