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多益分數進步|1對1生活英語家教課之學英文心得分享|W先生 (台北上班族)

 

 EET 一對一生活英語家教課之考試心得   


作者:W先生 (台北上班族)

 

從去年3月開始跟著 EET TERI 英文家教老師上課,其實我想上課的原因主要是練習口說

因為從以前學習英文到現在很少有環境可以練習。在這段時間當中,我主要還是跟著老師練習生活會話,比較少接觸商用單字、文法或閱讀。

 

這次會想要考多益,主要只是想測試一下目前跟著老師上課一年多以來,自己的英文水平到哪個階段。 

報名完後就有跟老師說我有報名多益,但印象距離考試也只剩下一個月左右,所以就打算利用大約四週的時間讓我練習模擬考,因為工作真的很忙碌,以致我幾乎都只有在每週與老師上課的時候接觸英文,並沒有多花時間去看其他的書籍,就直接去考試了。 


收到成績後,發現自己進步很多

因為印象7年前在讀研究所的時候,請朋友教我英文,花了3~4個月認真準備,結果考615分,但這次幾乎沒什麼準備就665分,聽力跟閱讀都有進步。

 

 

二次對照
 

 

 

很感謝這段時間 TERI 的幫忙,讓我不會害怕說英文,目前我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希望下一次認真準備多益的時候,能夠更有更大的收穫~ 謝謝~

 

 

  { 1對1家教課, 學英文之考多益心得分享  全文完 }

回傳日期:2025年9月19日        刊登日期:2025年9月20日  



您可能有興趣閱讀: 

更多其他 EET 英文課學習心得

英文不夠好就學商用英文?|別急,這樣做才有效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各種畫風類型,你最喜歡哪一種?| 藝術畫作類型 x 英文單字

各種畫風類型,你最喜歡哪一種?


畫布上的世界千變萬化,從寫實到抽象,每種畫風都像一扇窗,帶我們進入創作者的內心。有些畫作精準捕捉了現實的細節,有些則徹底顛覆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無論是筆觸細膩的肖像、氣勢磅礴的風景,還是充滿奇想的超現實作品,每幅畫都是畫家獨特的表達。以下,讓我們探索不同畫風背後的故事與魅力吧!



1. Abstract painting|抽象畫 


 

It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It just has to feel right.
它不必有道理,只要感覺對了就好。


2. Portrait|肖像畫

  


 

A portrait captures more than a face—it tells a story.
肖像不只是畫一張臉,而是講述一段故事。


3. Landscape painting|風景畫


Some views live forever on canvas.

有些風景,會永遠活在畫布上。


4. Still life|靜物畫



 

 


 

A lemon, a vase, a shadow—suddenly full of meaning.
一顆檸檬、一只花瓶、一道陰影,瞬間都變得有意義了。






5. Surrealism|超現實畫風


 

Reality is overrated. Let the canvas dream.

現實被過譽了,讓畫布去作夢吧。

 

 

以上五種畫風和英文單字,你記住了嗎? 


藝術的世界沒有標準答案,每一種畫風都有其獨特的美。當你站在一幅畫作前,你不只是在欣賞技巧,更是在感受畫家想傳達的情感、故事與思想。


或許你會被風景畫的寧靜所吸引,或是對超現實主義的瘋狂想像感到震撼。不論你偏愛哪一種,這些畫作都提醒我們,藝術的力量在於它能超越語言,直接觸動我們的心靈。


下次有機會,不妨走進美術館,讓你的心自由地去感受吧!

 

專門教大人英語課的 EET,和你一同用心感受生活的藝術

(≖‿ゝ≖)✧

 

藝術的目的,是洗去日常生活覆蓋在靈魂上的塵埃。

 

 

歡迎同業或異業合作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什麼是 “Gap Year”, "Naked Resignation" 英文單字解說,裸辭和轉職空白期的上班族原因

 什麼是 “Gap Year”,  "Naked Resignation" 英文單字解說,裸辭和轉職空白期的上班族原因

點圖可放大


(新北市 心已累上班族)

朋友問:「你現在不工作哦?」
我是這樣回的:「不,我現在在讓自己回神。」

 

           我決定裸辭,Gap Year 我在學習怎麼生活。我終於不想再討好那份工作了。


裸辭不是失控,是我有意識地終止內耗
Quitting without a plan doesn’t mean I’m lost. 
It means I’m done pretending I’m okay.

我辭掉工作,不是沒方向,是因為我不想再走錯方向。
I quit not because I’m lost, but because I’m tired of heading the wrong way.



Gap Year 職場空窗,人生填滿

上班時我排滿會議、任務、待辦事項。
離職後我第一次排上日程的是學會說出我累了。

我還沒找到工作,但我終於找到了自己。比起履歷優化,原來我最該做的,是自我感覺修復。我正在經歷一段沒有職稱的時光,但我依然值得被尊重。


裸辭 (Naked Resignation) 是什麼?


你最近是不是也常聽到:「我裸辭了。」

簡單說,裸辭就是:沒找好下一份工作,先辭再說。
沒備案,有的只是覺得:「我真的受夠了。」

為什麼會有人選擇這麼做?


很多人是在這些時候下決定的:
・每天都在燃燒,沒在生活
・下班累到只想躺,不想思考未來
・已經沒力氣面試,只想先喘口氣
・工時爆炸,連情緒都沒時間處理
・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只剩工作了


 什麼是 「Gap Year」?


Gap Year = 空檔年/空白年/間隔年/人生空轉期

(也有人翻作「人生充電期」)

它是:
一段暫停學業或工作、讓自己離開原本軌道的時間。用來旅行、自我探索、學習新技能、療癒、實習、轉職、或單純休息。



台灣或社媒中聊到「Gap Year」,通常會這樣出現:

「裸辭之後,想來一段 Gap Year,喘口氣再出發」
「大學畢業不急著工作,我想給自己一年 Gap Year」
「Gap Year我沒要逃避,我在主動休息」
「去打工換宿、旅居、學語言、練一技之長」

.

以上都可以是 Gap Year 會出現的一部分




一位決定裸辭的上班族分享:

會這麼做,我想先趁休息時好好確認自己的內心,我真正想走哪一條路?


我沒有失業感,只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安靜。

重新整理自己:

・我開始睡飽八小時,腦袋才終於能想事
・我重新學會做選擇,而不是只回應需求
・我從思考下一份工作要幹嘛變成思考我想怎樣活著
・我沒有變成很棒的人,但也不再討厭自己
・我不急著回去跑,只是想先站穩一點


每當別人問我:「你怎麼會突然裸辭?」

我內心小劇場是這樣的:


・當我在月會上微笑點頭,心裡卻想消失
・當 KPI 比我還活得有靈魂
・當人資說這是彈性工時,但晚上 10 點還在密我
・當我下班吃飯時,連咀嚼聲都覺得內疚
・當我終於承認這不是生活,是消耗

 

 

有時候,我們不是任行裸辭或想逃避什麼,單純只是想給人生多一點空氣和放鬆。
Gap Year 是你能決定怎麼填空的一年。
 

它可以是一段探索、旅行、重新思考的旅程,也可以只是「我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喘口氣」的選擇。但它從來不該被看成失敗。它讓你能選擇從人生的自動導航中跳下來,好好問自己一句:


「接下來,我還想怎麼活出這空檔時間?」




⸻ 你可以用到的英文句(面試也可以這樣回):

我沒在逃避,我只是在找回主控權。
“I’m not running away. I’m just taking the wheel back.”


空白不代表我停滯,有時候是正在重寫地圖。
“Blank doesn’t mean stuck. Sometimes you’re just redrawing the map.”



你現在有沒有正在考慮一段屬於自己的 Gap Year?

你最想做的「空檔夢想」是什麼?
 

 

#學跟自己的空白相處



      

{    全文完    }         

 

 

閱讀其他文章

成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英文家教老師、提升英文力?|SWOT評估分析

成人英文家教鐘點費用行情

那麼多台灣人考多益只為了分數,結果口說能力不足….


社會人士上EET 英文家教課,可以給予信任近十年的理由


想學英文的人,願意把滑手機、看劇看電視、聊天時間等,
都拿來練習英文高度認真一年,就能提升專注力和英語成就,
還可獲取實在的獎勵




想徹底了解自我性格和學習方式,
EET 協助你進行官方 MBTI 性格測試和結果,並由專業人士解讀
不論生活或是商用英文課,除了外語本身,能有效再度增強不同溝通技巧能力


 

 

亦歡迎同業或異業合作




咖啡店老闆日常

咖啡店老闆


他每天六點半進店,先清地板,再備料。
店裡一直沒賺大錢,但有固定來的幾個人。

有位奶奶總會點一樣的熱美式、不加糖。
那天她沒來,他還是備了那杯。
客人問:「你不會累嗎?」
他笑笑地說:「我好像只會這個了。」

.
也沒想成為什麼,只是不想放掉這一點點穩定

He’s just keeping something steady in his hands.

 

-

創業第3年・清晨 6:45
今天備料時,有隻貓躲進來。
我沒趕牠,只看著牠打量店裡每個角落。
牠跳上櫃台,坐了一會兒,
又跳下,走出去。
像是來提醒我:這裡還是有點溫度的。

A stray cat visited this morning.
Didn’t stay long,
but long enough
to remind me:
this place still feels warm.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英文不夠好就學商用英文?|別急,這樣做才有效

 

        英文不夠好就學商用英文?|別急,這樣做才有效 

點選可放大

作者:EET 黃老師(成人英文會話與語感教學專業工作者)





在我這些年教成人英文的經驗裡,遇過最多的學生類型之一,就是這樣說:

「老師,我英文不太行,可是工作上需要,我想找 Business English (商用英文課)。」

這樣的學生通常是剛升主管、開始接觸外國客戶,或準備轉職外商、海外業務等職位。許多通常帶著有一個短期期限下的滿腔焦慮到處找商用英文課,我都形容他們是火燒屁股了,才打算根據價錢比優惠,隨意找一套課程來消費,當作有消費有聽課,自己的商用英文聽說力就會因此而生了。

 

 

還有,許多人開口第一句就是:

「我需要學商用英文,我沒什麼程度、沒時間從頭來。」


但,這句話,其實是很多人的誤區。為什麼?以下我將詳細告訴你

 

商用英文不是程度不好的人該學的第一堂課


先說個簡單比喻:

如果你連機車都不會騎,你會直接去考賽車駕照嗎?


商用英文(Business English),其實是專業領域英語的一種變體,它假設你已經有基礎英文能力,能夠正確地理解一般句子、口語表達、抓得住句子語調與語氣邏輯,然後再進階到各種溝通情境,例如商務會議、Email 撰寫、簡報英文、跨文化溝通等。

但如果你連一般英文句型、動詞時態、發音咬字都還卡卡的,就因為工作,決定直接跳進「商用英文」這樣的課程,對你來說,這樣不只練不到外語實力,還容易會因為挫折感而提前放棄
然後,通常日後就在工作要使用英文的情況中閃閃躲躲或繼續使用 Google 翻譯,說寫英文時,僅憑感覺隨意拼湊,糾結過日子。

矛盾的是,許多人不論找老外或是台灣英文家教老師上商用英文課,卻把忍耐和努力聽懂商務領域的英文單字和句型以及上課和教材內容、課後用中文意思做查詢、抄寫、死背等方式,“感覺”自己有花時間看書,便當作是自己有認真學習了商用英文。事實上就時間和注意力的投入和效益來看,效果並不彰



程度不夠,直接學商用英文的三大風險


1. 學到的只是死句型,無法靈活運用

學生常說:「我有背幾句 business email opening,比如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 可是之後不知道怎麼回。」

你即使很努力,可能都沒有培養到「語言感知力」;也就是能聽懂語氣、接話節奏、用出合適詞語的能力。


2. 錯把「格式感」當「語言力」

很多商用課會教 "template" (句型或文章模板),你瞬間感到自己學了很多感覺很了不起的英文單字和用法,但還有其他自己的內容必須自己想和塞入模板的你,很可能卻無法判斷語氣是否合宜(客套 vs. 嚴正),就容易在溝通、接待客戶、寫信、開會時踩到雷。

例如 Just to clarify… 與 Let me clarify… 語氣差異很大,中文都譯為「澄清」,實際使用感卻不同。


3. 投入高價資源卻成效不大

商用英文課程通常價格不低,但學員基礎不夠,聽不懂老師講解例句、也無法和同學互動討論太久,學習效率大打折扣,無形讓可貴的時間與金錢都白白流走。


程度不怎麼樣,去聽補習班或家教老師的商用英文課,以為自己有聽懂很多,再努力查單字、多看幾回,這樣的循環,是不少台灣學習者的宿命。



真正有效的學習路線:先補英文實力底子,再建商用橋


如果你現在的英文屬於 「讀得懂一點點,說不太出來」、「聽得懂大意但跟不上細節」,那請你先回到一般生活英文能力(General English) 的學習區域



你需要的其實是這些:

    • 建立  生活英語的英文聽說節奏感(不是光記特定情境的句子)

    • 熟練  實用的時態 × 句型 × 語氣 三大結構
    • 練習  真實對話情境,找人和你對話,能指導你和糾正你;不是你自己單向輸入(只聽課、聽音檔、聽網路紅人說什麼、查單字等)
    • 能自我修正與即時應對   這才是溝通的核心,不論在生活或商用情境中


當你在一般英文對話中能夠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聽懂對方語氣時,
那時你再進入商用英文課程,才學得「進去」也「用得出來」。



 

        給職場學員的建議地圖:         

 

點圖可放大

 

 

 

最後,給你的建議:別急著學得「像樣」,先學得「聽懂與講得通」


有時候,外語語言學習並非屬於馬上幫你升級身份的工具。初期,你可透過學習幫自己把焦慮轉化成信任的過程,讓自己能直覺就開口說英文,不需要太多時間思考。


當你用正確的順序學英文,就會發現:

自己學英文的能力其實沒那麼差,只是起點設錯了

商用英文不是不能學,但要先等你準備好基礎的 “一般生活英語能力”



願你學得紮實,說得自然,真正進入職場英語溝通的內圈,增加英語實力,不用靠「將單字、文法、模板背起來」,而能靠自然地吸收和連起來。


你是大人了,如果還很能死背硬記,那當然恭喜你,不需要走這種實力養成路線
。惟追求速成,時間終將會給你....忘卻!

 

以下 EET  “一對一系統式引導 英文家教課”  二表
供參考
最適合上什麼課 (生活英語、商用英語) & 建議開始的級數

 

點圖可放大
  
 
點圖可放大





{   全文完   }

轉載請註明出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Enrich English Consulting, Taiwan
Any reproduction should acknowledge the source:
https://www.ibose.tw or https://www.bose-english.com/


 

延伸閱讀

成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英文家教老師、提升英文力?|SWOT評估分析

成人英文家教鐘點費用行情

那麼多台灣人考多益只為了分數,結果口說能力不足….


社會人士上EET 英文家教課,可以給予信任近十年的理由


想學英文的人,願意把滑手機、看劇看電視、聊天時間等,
都拿來練習英文高度認真一年,就能提升專注力和英語成就,
還可獲取實在的獎勵




想徹底了解自我性格和學習方式,
EET 協助你進行官方 MBTI 性格測試和結果,並由專業人士解讀
不論生活或是商用英文課,除了外語本身,能有效再度增強不同溝通技巧能力


 

 

亦歡迎同業或異業合作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跟著英文老師閱讀《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小黃給你的備忘錄

 



一本關於如何真正活著、如何面對死亡、如何穿越中陰(Bardo)狀態的指引書。融合藏傳佛教的智慧、冥想實修與現代死亡照護的觀點,強調死亡不是終結,而是意識轉化的過程。


我們經常追逐目標與成就,卻忘了真正的回家之路才是回到內心的清明與寧靜,一場向內的返航。


“Perhaps the deepest reason why we are afraid of death is because we do not know who we are.”

我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最深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



“Spiritual practice is not a way of escaping life, but a way of embracing it fully.”

修行別躲進山裡,修行其實是學會在日常中保持清醒。




『真正的修行』,不逃避死亡,穿越對死亡的恐懼,進而開始活得真實。


在生活中,你的 「內在覺知」、「慈悲」、「正念」是重要的練習方向,能幫助我們在任何情況中找到穩定。


“To die is extremely simple. You breathe out, and you don’t breathe in.”
死亡極為簡單,只是吐出一口氣,卻再也吸不回來。


這句話是作者給我們的深刻而溫柔的提醒;我們所有的忙碌與執著,終將歸於一息之間。死亡不是遠方的事,它一直在教我們活。而在面對死亡時,所有的角色都會剝落。你不是誰的誰,你只是一個正在醒來的意識。

In the face of death, all our roles fall away. Death is not far away; it keeps teaching us how to live.

因為終將離開,所以現在才這麼珍貴。珍惜當下。




“Only by eliminating our grasping and attachment can we find true freedom.”
唯有放下執著與抓取,我們才能發現真正的自由。


執念是痛苦的根源。練習放下,是你能感到輕盈的開始,找到自由。
放下不是失去,試著學會不依賴、不依附。那些你不再抓緊的,才會真正留下來。
Letting go is not losing, it’s unlearning dependence.





人生的目的,是認出我們真正的本性。學會活著。每一次清醒,都是對生命的敬禮。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recognize our true nature. We are not waiting to die, we are learning to live.



真正的修行,是與無常交朋友,回到內心最清明的所在。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裡,在每個當下的念頭裡。靜不下來的心,走到哪裡都困擾。

The deepest practice is to befriend impermanence.
Real practice is not in the mountains, but in each moment of mind.

越接受變化,越接近自由。



死亡其實教我們:真正重要的,其實不多。

比如,愛過誰,原諒過什麼,比你賺了多少物質都重要。 

Death teaches us how little truly matters.



每個夢醒時刻,都是一種微型的死亡。
那些你不願醒來的時候,也是一種執著。而真正的自由,是看見痛苦也不想逃。

Each time we wake from a dream, we taste a little death.
True freedom is to see pain and not run away.



不壓抑、不逃避,只是輕輕地在。 

Just be aware of the moment of a change. 

 

 

真正的修行

 

          { 跟著英文老師閱讀《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全文完 }

 

延伸好文閱讀推薦:



                 《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人和自然與宇宙的聯結

                 從莎士比亞看台灣  莎翁401年特輯


 電影《靈魂急轉彎》帶給我們的啟發|看電影學英文

精神智慧糧食教宗方濟各的智慧語錄

不定時斷除電子產品:你需要的數位健康

輕鬆走走就能變好:安靜內在,促進自我效能和學習靈活度




亦歡迎同業或異業合作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人和自然與宇宙的聯結|華特·惠特曼貼近日常的詩作🌿

         《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人和自然與宇宙的聯結

《自我之歌》我包容萬象

我歌唱我自己,並接受你也如此做。


我不害怕矛盾,因為我就是一個宇宙。

我既是行者,也是土壤;

是風中草葉🌿,也是炙熱心靈的回聲。


「在惠特曼的“草葉集”裡,最重要的詩作無疑是“自我之歌”。
這首詩長達1300行,是一首足以和荷馬史詩、北歐神話、
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相抗衡的偉大的美國史詩。」
        -- 王燦祥 
 
         ; 分享自 信傳媒文章 (2024/12,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1330?)


 

我們習慣被定義:你是內向還是外向?是理性還是感性?是穩定還是多變?
但真正的你,也許今天喜歡熱鬧,明天渴望孤獨;一邊嚮往自由,又一邊需要歸屬。



不是你矛盾,而你是人
而人,本來就多重、複雜、變動。


惠特曼的話,就像一張靈魂的寬容證明:

「你可以矛盾,因為你夠大,能裝下整個宇宙。」

 「我歌唱我自己,並接受你也如此做。」


王燦祥2024-12-21 14:20

【大美文豪勵志文學系列》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下)】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1330 )
王燦祥2024-12-21

【大美文豪勵志文學系列》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下)】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1330 )
王燦祥2024-12-21

【大美文豪勵志文學系列》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下)】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1330
 

        閱讀華特·惠特曼《自我之歌》,聽見靈魂的呼吸聲                    

是關於人的詩,亦是對自我、他人、自然,甚至宇宙的無限連結的禮讚。



    英文原文:    

 I celebrate myself, and sing myself

I celebrate myself, and sing myself,
And what I assume you shall assume,
For every atom belonging to me as good belongs to you.
— Walt Whitman, “Song of Myself”


我讚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我相信的,你也將會相信,
因為我身上的每一個原子,同樣也屬於你。



這是惠特曼最具代表性的開場,他用好讀又簡單自然的文字來傳達:

我和你是一體的。我經驗的一切,也屬於你。




    另一段英文原文:    

我是否自相矛盾?


Do I contradict myself?
Very well then I contradict myself,
(I am large, I contain multitudes.)


我是否自相矛盾?
那就讓我自相矛盾吧,
我很廣大,我包容萬象。


惠特曼的詩作被無數人引用,詩中表達了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包容,承認自我矛盾的多重性。透過觀察草葉、夜晚、星辰,感受自然的魅力與滋養,並將自身視為自然的一部分
 

你可以容許自己今天熱情、明天冷淡;可以既嚮往自由,也渴望歸屬。不需要一致,只需要真實。


結語:

這首《自我之歌》,融合了東方哲學思想,如印度聖典《薄伽梵歌》的生命觀,探討生死、自然與生命本質,展現了普世而深刻的人文關懷。它讓我們重新凝視自己的身體、呼吸、慾望,甚至平凡的汗水與沈默,把這些日常雜音變成了貼近生活日常的詩。

 



I believe a leaf of grass is no less than the journey-work of the stars

容許自己不是單一形狀 我不是非黑即白

我是一片草葉,也是一整個宇宙


 

     《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人和自然與宇宙的聯結|華特·惠特曼貼近日常的詩作🌿
 { 全文完 }

發布日期:2025/7/5




延伸好文閱讀推薦:


跟著英文老師閱讀《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從莎士比亞看台灣  莎翁401年特輯
 

 電影《靈魂急轉彎》帶給我們的啟發|看電影學英文


學英文就像跑馬拉松


英文老師 Teri 教你聽歌學英文:

Song Lyrics Interpretation: Up & Up by Coldplay

Song Lyrics Interpretation: Vanilla Twilight by Owl City 
 

精神智慧糧食教宗方濟各的智慧語錄

不定時斷除電子產品:你需要的數位健康

輕鬆走走就能變好:安靜內在,促進自我效能和學習靈活度





亦歡迎同業或異業合作